万名专家帮万企在行动 | 汇聚科技力量,赋能宜山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07-8 作者: 浏览次数:次
2022年7月6日,为贯彻中国科协“科创中国”浙江省全域试点工作,深入推进“一县一业一学会”智汇山区赋能行动,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联合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轻工业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组建的专家服务团赴苍南宜山开展针织产业调研及针织产业服务站组建工作对接。
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针织专业委员会主任陈慰来、浙江理工大学龙港研究院院长彭来湖、浙江省轻工业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科技发展部主任叶翔宇、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纺织工程系副主任王金凤、浙江理工大学苍南技术转移中心负责人宋宝林及学会副秘书长吕巧莉等参加调研。苍南县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主席沈志安,宜山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章显名,苍南县针棉织品行业协会会长陈德安及苍南县相关针织企业负责人陪同调研。
沈志安对专家服务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苍南县针织产业服务站组建工作及“一县一业一学会”情况,真诚希望服务团专家多到苍南调研指导、多提宝贵意见,对苍南的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把脉问诊、传经送宝,借助服务团队强大的资源和智慧支撑,推动苍南实现高质量发展。
章显名对宜山针织产业发展方面作了重点交流,希望能够借助专家服务团及针织产业服务站这一平台,积极对接高校、科研院所等资源,展开产学研多方位合作,为宜山企业的标准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并以“高标准”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叶翔宇介绍了浙江省轻工业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和浙纺标(ZFB)团体标准的基本情况,并根据宜山针织产品市场抽检情况,指出规范化发展的需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通过建立产学研检联盟、功能性产品评定,以标准促建的形式推动宜山针织产业高质量发展。
彭来湖指出智能制造是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的一大特征,可以借鉴兰溪特色的数字化改革样板,通过诊断服务引导和鼓励规上企业实施数字化产线、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等智能化改造投资,全面提升苍南针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
陈慰来对宜山镇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他表示,宜山的针织产业基础好,产业链健全,发展潜力巨大,但也存在科技创新力量薄弱、创新要素短缺、科技人才缺失的短板,希望宜山能进一步找准定位,乘势而上,全力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在科技创新、数字化、智能化中走出新路子,实现宜山新作为。
专家们建议,一方面企业要立足自身发展特点,坚持创新,坚持自主研发,使企业产品结构逐步向高科技、高附加值转型发展,从而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另一方面,政府要利用自身优势,根据产业发展状况树立宏观的战略规划,并通过配套政策鼓励和吸引技术人才落户,促进宜山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
调研期间,专家服务团一行先后走访调研了浙江省轻工业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浙南基地、吉祥服饰有限公司、苍南翔成服饰有限公司,了解企业主要产品、人才队伍建设和技术需求等情况,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