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学会副理事长陈运能:在我眼里,纤维纺织品就是“艺术品” 时间:2021-10-11   作者:    浏览次数:


人物介绍:



陈运能,男,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博士、党委委员、副院长,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科院宁波材料工程技术研究所、江南大学、西安工程大学研究生导师,浙江省高校访问(进修)学者导师,国家和省市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中科院宁波所、东华大学、江南大学等博士硕士论文评阅人、博士后流动站评审组长等。曾多年担任上市公司独董和科技顾问,省精品课程负责人。多年从事纺织材料及其新产品研究与开发教学科研工作。曾获得教育部和省市优秀教材奖、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科技项目等奖励10多项,已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著作5部。学校主持参与中国(宁波)国际服装节10余届、中国纺织机器人及纺织服装智能化论坛5届等科技时尚活动论坛等。帮助针纺织企业几十家,包括上市公司4家。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推动地方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微信图片_20211012164259.jpg


“在我的眼里,每一块纤维材料纺织品都是艺术品,它们要柔有柔,要美有美,要强有强,有颜色,很细腻,它们有其他金属建筑材料无法比拟的性能。”谈起自己涉足的行业时,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陈运能教授如是说道。

棉、毛、丝、麻……其中麻有苎麻、黄麻、蓖麻等,这些在浙江中部再寻常不过的植物,却是他结缘“纺织”的开端。陈运能出生在义乌的一个小村落,织草席是家乡常见的副业,麻做的经线作为草席的重要原料之一,他从小跟着父母一起去地里干活,割麻,捆麻,回家后,用手区分开麻的韧皮和杆茎,然后经过刮青、晒干等一系列程序,制好原麻,最后把麻拉到集市上去卖,换取一些生活用品。村里房前屋后及后山边长满了许多苎麻,母亲总与它们打“交道”,经过处理浸湿后用它来纳鞋底,靠着天然的辨别以及学习能力,他对生活中接触的麻类有充分的了解。上了初中后,学校把养蚕作为班级劳动教育的一部分,知道了蓖麻可以产出蓖麻油,还可以用来养蓖麻蚕,自己回家也尝试着用桑叶养蚕,看到蚕慢慢长大,吐丝成茧。这样养了好几年,蚕和蚕茧都慢慢增加,他也了解了养蚕作茧的整个过程。改革开放后,棉花种殖成为了一些农家的副业之一,父母亲会在田边地角种些棉花。他要常常去采摘棉花,白棉或者没开的黄棉、灰棉,将籽棉拿去小型轧花机轧花制成皮棉家用或者拿去卖……从孩童到少年,从原料到成品,陈运能见证了纺织原材料的奇迹蜕变,这也为他之后的纺织生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正如他所言,这似乎是芸芸众生中命中注定,与纺织有着不可言说的缘分。

微信图片_20211012164653.jpg

陈运能与纺织的故事仍在续写。1981年,陈运能考上西北纺织工学院;1985年,他又应届考上了西北纺织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姚穆院士;1988年初,陈运能毕业分配到无锡轻工大学(现江南大学),成为该校纺织服装学院文革后首位从外引进的研究生专业教师。后来他又师从东华大学王善元教授攻读纺织博士研究生,后又在浙江大学做访问学者……陈博士五十年的生活工作经历,几乎每一步都与纺织紧密相关。

如果说,陈副校长与纺织业的初遇是因为缘分,那么真正使他至今仍坚持纺织服装专业,钻研纺织与纺织材料技术的动力是热爱。在陈博士的眼里,每一件纺织品都是精细的科技艺术品,不同的纤维材料结构创造了不同质感的布料材质,加之其他领域的技术融合,这让纺织品的时尚科技色彩日益丰富。古往今来,纺织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纺织品要符合人民的期待,要把学者所学、所研、所从事的转化为为人民大众服务,为国家民族富强服务的成果。”提到纺织,你可以在陈运能身上看到无限的热忱。 

关于纺织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些问答

近年来,在教学实践中,在企业调研时,陈运能教授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浙江纺织业发展的猛进态势,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浙江省纺织业发展的瓶颈与挑战,对此,他也从未停止自己的思考,有他的一些见解。

问:浙江省是纺织大省,但为何不能称之为纺织强省?您能简单说说吗?

答:与江苏、广东等纺织强省比较,浙江国有纺织企业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浙江省纺织企业的优势是民营经济,原来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而一些国有大型企业人才聚集,研发管理比较强。民营企业市场灵活,具有很好的效率独立性,有一些企业在改革开放中积累了一定财富。受小富即安的心态影响,科技创新投入较少,虽在市场竞争中积累了一定的优势,但同时也缺少明确的长远目标,容易丧失未来的发展机会。多数经营管理者、从业者未经过大型现代企业或正规训练培养,整体的技术水平、教育水平相对来讲比较低。这导致浙江的部分企业在发展中往往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对先进技术创新的投入较少,相对忽视企业产品品质的提高等等。

微信图片_20211012164811.jpg

问:浙江省应如何提升纺织服装业的实力呢?请您从自身经历出发,提1-2点建议。

答: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不是几句话能够说清、说好。总的来说,浙江省的纺织业要发展,不仅仅是纺织厂和纺织企业的义务,它还需要各方面的协作,产学研用协调联动。当然企业是发展提升的主体。浙江纺织业的发展需要拔高全省纺织水平,就需要引进和培养更优秀的纺织业人才,这些都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近几年,一些企业家很有超前的眼光和意识,斥巨资购买国内外最先进的设备。然而,由于国内纺织生产成本比较高,也存在不少企业家将好的生产企业转移到东南亚等地区的情况。总体上,省内纺织业整体的提升是不足的。这需要地方政府以及相关行业共同努力,留住好的企业和企业家。

这几十年里,我走访了众多纺织服装企业,对企业也有一定的了解。在我看来,全省整体纺织水平的带动关键在于企业,而企业要发展,说到底要靠人才。纺织业需要更加重视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重视科技创新人才,提高人才的待遇,留住并用好人才,这才能使浙江的纺织业发展得更好。关于人才的培养,我有两点小小的建议。从社会的发展趋势出发,当前纺织服装专业对考生以及家长的吸引力不是特别大,若是能在学前和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纺织手工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对纺织的情感与兴趣,这或许是个不错的方法。另一点建议,从纺织服装传统文化的传承角度来讲,我们应该将纺织业上升到一定的文化高度,通过纺织文化的传播,来提升纺织服装在社会当中的影响力,这也是我们纺织服装人应该承担的一个责任。

问: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其他纺织类高校应如何为浙江省纺织产业的发展添砖加瓦?您能否根植自身的教育经历,给出些许建议?

答:浙江省纺织类高校为纺织行业培养了众多高质量纺织人才。提高浙江省纺织业水平,是我们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从我的教育理念出发,学生要真正地能做事,深入生产第一线,生产研发各种纺织新产品。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将企业生产第一线技术融入课堂,将企业中最新最前沿的纺织技术和纺织工程运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学校也鼓励毕业生们毕业到生产第一线去。

当然,纺织类高校还要开展科研服务,结合企业和市场的需求,研发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真正地做到为企业服务。

另一方面,凭借高校信息人才资源密集的优势,把新观点、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技术通过培训服务、科技服务、人才服务等方面宣传,把先进的理念传递给企业,帮助企业提升企业水平。

微信图片_20211012164914.jpg

关于办学定位上的思考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下文简称为“学校”)是一所已经成立40多年以纺织服装业为特色的高职院校,属于浙江省高水平高职院校、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处于国内140多所轻工纺织服装类高职院校的前列。

陈运能作为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副校长,对于学校的办学定位、特色也有比较独到的见解。目前他分管着学校的有两大发展战略。

一是校企(校地)合作战略。学校与行业和地方的许多龙头企业都有非常好的合作关系,比方说雅戈尔集团、太平鸟集团、博洋集团、百隆东方、申洲国际等等,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共同打造研发平台、产教融合等校企合作理念。陈运能坚定地说,校企合作战略,可以让学生拥有实践经验,提升学习工作能力,对学生和企业的益处极大。

二是国际化战略。学校是浙江省少数的国际化特色高校之一,很早就开展一系列的国际合作,比如与英方合作开办中英时尚设计学院,与日方合作联合培养服装工艺设计人才,与韩方合作举办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以及与中东欧高校等开展人才培养的合作等等。目前学校已开设服装设计与工艺、人物形象设计、服装表演、纺织品设计、纺织检验与贸易、工业机器人、电子商务等36个专业,已建设起直播学院、中东欧丝路学院等多个特色二级学院,学生人数超一万人,企业对学院毕业生的需求极高,供不应求。

在正确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学校同样也为宁波市纺织服装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宁波)国际服装节,是国内最著名的几个服装节之一,在国内外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宁波国际服装节已经成功举办了24届,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也连续参与了24届,学校每年10多场的时装时尚发布会俨然已成为宁波国际服装节和宁波时尚周的标志性活动。这是学生的试金地,也是宁波纺织服装业的炫技场。

作为国内最早举行中国纺织机器人大会论坛的高校,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走在了全国智能化纺织服装、纺织机器人才培养的前端,学校作为唯一的浙江省高校和国内高职院校连续7年入围全国机器人大赛总决赛,并获得一等奖等,培养了突出人才,推进了纺织和服装缝纫智能设备的发展。

2021年5月,由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等承办的第五届全国纺织机器人应用高峰论坛暨服装产业智能化推进大会在浙江省宁波市智尚国际服装产业园品牌发布中心举办,大会组织了国内外著名的专家以及企业家,共同探讨纺织服装业的智能化、数字化改造。

“要发展浙江省纺织服装业水平,就必须要提高科技实力,结合新技术,研发智能化纺织品,实现纺织服装业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这些战略举措,为我们的学生们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思索片刻,陈运能进一步说道:“纺织服装业的投入会让纺织业越来越焕发活力,相信在未来,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纺织人才,研发出更多先进技术!”

这些字字珠玑的建议和展望,传递了陈运能校长坚定的责任和担当,对于浙江未来纺织时尚产业的发展,他的眼神里写着两个字,叫做“希望”。

记者:丁凯欣、赵文艳

审核:吕巧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