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纺织)浙江省学术交流活动暨第十七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纺织分论坛圆满举办 时间:2020-11-10 作者: 浏览次数:次
2020年11月5日,智能制造(纺织)浙江省学术交流活动暨第十七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纺织分论坛在浙江兰溪召开。本次论坛以“加强合作交流,推广智能制造”为主题,为深入贯彻“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国家战略,推动纺织产业向“智能、高端、绿色、集聚”方向发展。
本次活动由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上海市纺织工程学会、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金华市科协、兰溪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浙江理工大学、兰溪市科协、兰溪市经信局、兰溪市科技局、浙江理工大学兰溪纺织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协办,同时得到浙江鑫兰纺织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出席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理工大学校长陈文兴,浙江省科协党组成员、秘书长谢牧人,浙江省科协学会部一级调研员李凤,金华市科协主席汪希燕,金华市科协副主席杨志良,中共兰溪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林纪平,上海市纺织工程学会秘书长马平春,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秘书长王志杰,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陈建勇,兰溪市科协主席雷启余,兰溪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邵美娣,浙江理工大学兰溪纺织研究院院长金子敏。
此外,来自江浙沪三地的专家学者和科技工作者,以及兰溪地区的纺织企业代表等150余位代表汇聚一堂,共把脉、聚良方,以“群体智慧”激发纺织行业智能化发展“新火花”。活动由浙江理工大学杂志社副社长、《现代纺织技术》副主编李启正主持。
林纪平代表兰溪市委市政府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也对大家长期关心支持兰溪经济社会发展表示衷心感谢,并对兰溪经济发展、纺织行业智能制造等情况进行介绍。
马平春、王志杰分别代表上海市纺织工程学会和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致辞。
陈建勇代表轮值学会致辞,他介绍了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的历史和发展现状: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成立于1957年,由浙江省科协主管,也是省科协和全国纺织工程学会联合体的组成部分。现有4个工作委员会和11个专业委员会,由学会和浙江理工大学联合主办的《现代纺织技术》是学会的会刊,也是浙江省唯一以“纺织”为刊名和特色的核心期刊。并对活动的协办和支持单位表示感谢,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即将换届的新一届理事会。
谢牧人代表主办单位讲话,他指出:纺织制造产业作为打造长三角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体系重要产业链之一,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刻不容缓。本次论坛汇聚国内纺织和智能制造领域的顶尖专家、科技工作者们和企业家们共谋发展,共同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期待兰溪能够借势发挥学会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学会这个平台,把更多的人才团队、创新要素引向纺织产业, 为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智力支撑。省科协也将一如既往为各位院士专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浙江省加快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揽聚天下英才共建“重要窗口”作出积极贡献。
会上,省科协谢牧人秘书长、金华市科协汪希燕主席、兰溪市委林纪平副书记为本次论坛征集到的60余篇文章中的9篇优秀论文颁奖。
专家报告环节
本次论坛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理工大学校长陈文兴,浙江理工大学新昌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教授胡旭东,盛虹集团印染有限公司总经理唐俊松,东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洁,浙江天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炜等权威专家,分别从纺织科技展望、互联互通、智能制造、印染创新实践等方面做了报告,畅谈纺织行业智能化发展未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理工大学校长、教授陈文兴作题为《纺织科技展望》的主旨报告。报告从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中国纺织工业科技进展、纺织科技创新重点方向等方面解读了当下纺织行业开发的前沿技术。他表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支撑的新技术革命正在蓬勃兴起,从微观到宏观,从实体到虚拟,世界技术正呈现融合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特征,我国在推进全球科技创新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他指出,近年来,行业在装备、工艺技术、材料等方面持续提升;行业科技创新已步入从跟踪为主转向跟跑、并跑和领跑的阶段;我国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纺织科技大国。纺织行业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实现了全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他强调,面对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巨大挑战,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未来,纺织科技创新重点将围绕纺织新材料、先进纺织制品、纺织绿色制造、纺织智能制造等方向展开。
浙江理工大学新昌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教授胡旭东作题为《兰溪纺织行业智能制造》的主旨报告。他从政策扶持、新昌试点、兰溪推广、纺织平台建设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兰溪纺织行业情况和所取得的成效。自兰溪开始实施智能制造时,省智专委派智能制造专家入驻,在当地政府的带领下,专家组开展企业调研,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协同开展落地实施,同时引进行业知名的信息工程服务公司,实现“百家争鸣”。他以新昌纺织行业试点达利丝绸为例,介绍了实施智能制造后,企业在生产速度、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以及生产人员、生产能耗的极大降低。他表示,兰溪纺织行业智能制造开展试点,企业积极性明显提高,企业观念、工人操作、核算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明确提出面对规模化用户群的高可靠云计算平台建设的优势及在纺织行业的应用场景。
盛虹集团印染有限公司总经理唐俊松作题为《盛虹集团“智慧印染”创新实践分享》的主旨报告。成立于1992年的盛虹集团,28年来,始终专注实体经济发展,不断整合资源、聚力创新,构建出一条从印染、化纤到石化、炼化的新型高端纺织产业链,成长为一家以石化、纺织、能源为主业的创新型高科技产业集团。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盛虹印染已基本实现大部分功能组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升级,但在部分环节仍存在卡脖子现象。他以盛虹的智慧创新实践经验为主线,让兰溪企业家们更加坚定了走智能制造道路的决心。
东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张洁作题为《互联互通 智造纺织》的主旨报告,从互联互通如何助推智能制造发展迈上新台阶的角度进行阐述。她认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更多的企业意识到了“人”的局限性,疫情将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催化剂,迫使企业主动拥抱工业互联和智能化升级——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目标,工业互联网是基石,大数据是驱动力,用好的大数据是所有企业的重点。为满足不同企业的多样化设备与管控形式,加速推广生产全流程智能管控应用,减少信息系统开发难度,继续制定通用信息模型标准。让智能纺织品走出实验室加快向市场推广,深入融合到人们生活中,需要多方协同创新,共同努力。这不仅是未来纺织工业发展的方向,也将是今后纺织机构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浙江天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项目副总、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兰溪专家组成员陈炜作题为《织造企业智能制造实践经验》的主旨报告。他从兰溪实践工作经验、智能制造的作用、当前技术手段、智能制造实施步骤等方面做了经验分享。他指出,智能制造作用中智能制造等于自动化、只做高大上/大企业的两个误区。他认为,智能制造的作用是从人为管理转变为系统管理,简化流程审批、降低出错概率、提高生产效率、掌控企业状态、数据管理绩效、方便资料查询,为企业带来改变。他表示,企业应用技术往往简单实用、明确需求比技术路径更重要,企业需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管理者重视度,正确地规划和建设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智能制造体系,才能高效实现向智能制造的转变。
下午,与会专家代表前往兰溪市的重点骨干外向型纺织企业——浙江鑫兰纺织有限公司进行了参观考察。